58加盟网 |移动站 广告合作: 全国服务热线: 客服QQ: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知识 > 在家创业 > 建设单位工程过程管控要点(工程全过程管控要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58创业网提示多做项目考察!

建设单位工程过程管控要点(工程全过程管控要点)

更新时间: 2021-10-28 18:22 作者: 狗狗 点击次数: 
 川江农夫小地火锅

所属行业: 火锅

品牌源地: 江苏省

公司名称: 

原标题:建设单位工程过程管控要点(工程全过程管控要点)

建设单位工程过程管控要点如何?推荐项目管理的工作要点

建设单位工程过程管控要点

基坑控制要点

一、基坑围护施工:(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建议采用相应的围护形式)

1、请相关专家共同前来认可施工单位编制的基坑围护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围护结构安全牢固,且防水帷幕质量良好无渗水或渗漏;同时,控制圈地的投资成本。

2.检查复核测量和施工放样成果,做好桩位、桩径、桩长、桩架垂直度的质量控制。

3.水泥含量应按监理人批准的比例添加,以保证单桩的含量。

4.桩与桩之间的重叠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如间歇时间过长,应严格按照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如果不能与后续桩重叠,应在监理工程师和设计批准后,采取局部灌注桩或灌浆措施,以保证成品桩的重叠长度和深度,防止漏水。

5.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现场监理应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巡视和监督。监理人应检查泥浆质量、桩径和桩位偏差、框架垂直度、桩深、水泥含量、插入型钢的规格和长度等。任何时候。监督和控制施工人员施工记录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基坑降水的监测:

1、降水应在搅拌桩完成后方可开始。只有当降水深度低于基坑开挖面0.5-1.0时,才能开挖土方。监理严格控制降水和开挖的开始时间。

2、井点降水必须在地下室底板施工完成后方可拆除,中央基坑管井必须继续降水。管井封井时间应控制在地下车库顶层覆土后。

3.监督施工单位监测和维护井点和管井降水。密切关注降水全过程的效果

以及对周边建筑、管线、管线的影响。

4.严格控制井点管、管井的长度(深度)、埋设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认

数量和平面定位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一致。

井点降水监理控制目标值:(1)降水效果满足施工组织设计和基础施工的需要。(2)施工质量符合排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的要求

三、基坑开挖:

1.基坑土方开挖时,审查施工单位的开挖方案,确保开挖时围护结构位移在允许范围内。

2.基坑开挖前,应在围护结构周围做好位移、沉降观测点,并利用业主委托的监测单位对沉降、位移进行监测,及时纠正情况,确保开挖、基坑施工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3.深基坑开挖的一般原则:分层开挖,先支护后挖,边支护边挖,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各层深度,待所有开挖面支护体系全部完成并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强度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土方施工,先挖周边檩条支护范围内的土,及时进行周边檩条支护施工;

4.土方开挖的顺序和方法必须符合设计条件。除非设计允许,土方机械和车辆不得直接在支架上行走。土方机械严禁与支管、工程桩碰撞。采用机械挖土,坑底应预留200 ~ 300毫米厚的地基土,人工挖平,防止扰动底土。

5.弃土应及时运出。如果需要堆土或将其保留为回填土,坡脚到坑的距离和桩的高度

、做好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阅读与校核图纸,校测仪器及测量工具。


2.2、验线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3、必须独立验线,验线工作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


3、报验与验线


3.1、承包单位应向项目监理部报送《施工测量方案》,只有当监理部审批认可后,方能按该方案施工。


3.2、基础验线时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长度L、宽度B的尺寸(m) 允许偏差(mm)


L(B)≤30 ±5


30 < L(B)≤60 ±10


60< L(B)≤90 ±15


4、基槽开挖与回填


4.1、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成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


4.2、在组织土方工程施工前,承包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并报项目监理部。定位放线后,方可施工。


4.3、应根据“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


4.4、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成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回填土料应符合规范要求。


4.5、当挖方或填方施工完毕,承包单位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按要求填写“分项/分部工程报验表”报送监理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6、应分层、分段回填,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碾迹重叠0.5—1.0米,上下层接缝应错开不小于1米。


4.7、当挖方或填方施工完毕,承包单位应进行自检后,应按要求填写“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报送监理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成桩环节多,施工过程容易出现质量事故,监理人员必须重视施工全过程质量监控。现着重就钻孔灌注桩施工准备工作、成孔过程、灌注水下混凝土以及事故处理等环节的质量监理程序和关键点质量控制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了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监控措施。


  1、质量控制依据和质量控制目标


  1.1质量控制依据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依据下列文件进行:


  ①合同文件;


  ②设计图纸及技术要求;


  ③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


  ④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⑤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和GB50007-2002)。当某一技术指标在上述各文件中相互不一致时,要确定一种作为工程的执行标准,一般来说,应优先考虑合同文件的规定。


  1.2质量控制目标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①成桩过程各项指标,包括桩位、桩长、桩径、孔底沉渣、终孔垂直度及成桩材料质量等能满足设计要求;


  ②预留混凝土试块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③桩身完整、匀质,连续性好,无夹泥、断桩等缺陷;


  ④桩极限承载力满足规范规定的验收指标。


  2、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准备


  2.1施工工艺流程


  钻孔灌注桩由于使用钻孔设备不同施工工艺流程也不一样,现以冲击钻或循环钻机成孔为例来展开讨论。其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平整场地→测定孔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进成孔→提钻→第一次清孔→检孔→制作钢筋笼→吊放钢筋笼→下导管→第二次清孔→水下混凝土灌注→起拔导管→成桩。


  2.2施工准备


  2.2.1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程序


  钻孔灌注桩桩基工程,首先要作试桩试验报告,其监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审批试桩申请报告;


  ②审批试验工艺;


  ③施工阶段验证详细勘探;


  ④试验核定指标;


  ⑤监理旁站,检查试桩施工;


  ⑥施工单位编写试桩结果报告。


  其次应审批施工单位的桩基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其监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人、材料自检记录、机械设备审核;


  ②试桩总结报告审核;


  ③设计、图纸对比试验的审核;


  ④监理材料抽检试验。


  再者应做好现场开工前的准备,其监理包括下列内容:


  ①施工单位进行测量定位自检,监理审核;


  ②护筒埋设检查、测量复核、监理旁站;


  ③泥浆池、沉淀池的检查;


  ④检查水泥、骨料、水质及其它添加剂数量,其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是否与批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报告的材料相一致;


  ⑤检查制作钢筋笼的钢筋型号、种类、数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钢筋加工各部位尺寸、焊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有无埋声管等。


  2.2.2几项主要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


  (1)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必须要做的工作,在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方报送施工组织文件,监理人员审核并帮助施工单位完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重点指出工程的特殊性、施工方法等,应把设计参数换算成施


  (2)测量定位控制


  测量定位,这是关系到孔位的准确性、钻孔的垂直度以及控制基准面标高准确与否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中,要采取施工单位自检及监理人员复检、验收相结合的措施,严格控制其偏差在设计或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一般控制在±5cm范围内)。在测量放线中应选用适宜精度的经纬仪及激光测距仪采用极坐标定位法,充分发挥经纬仪对角度和激光测距仪对距离控制上的优势;桩位测量后,还要用钢尺和相邻的桩位进行校正,看所测距离与计算值是否一致,以杜绝错误的发生;桩位确定后,用长约300mm的钢筋钉入地下,用油漆注明以便识别,并做好保护。


  3、施工过程质量监控


  优良的产品是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形成的,而不是单纯依靠检验来获得,须将事后检验转变为事前预防;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关键,应抓住其质量控制点,对影响施工质量的有关环节和施工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3.1成孔过程质量监控


  3.1.1成孔过程质量监理程序


  ①检查孔径、偏位、垂直度、泥浆性能并记录签认;


  ②钻进时检查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与柱状图进行对比,检查是否入岩,并对入岩深度及时签认;


  ③终孔检查孔深、孔径、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④清孔检查泥浆指标、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3.1.2成孔过程关键点质量控制


  (1)孔底沉渣控制


  孔底沉渣是影响桩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有关规范规定,水下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对端承桩不得超过100mm(浙江要求为50mm)、磨擦桩为300mm,但在施工过程中,常有不少桩的桩底沉渣仍满足不了此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泥浆性能不符合要求,影响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泥浆的性能指标主要是比重和粘度,若泥浆过稀,则泄渣能力不够,若泥浆过稠,则孔壁会形成一层厚厚的泥皮,无形之中减少了桩径。泥浆的比重、粘度应根据地下水位高低和地层稳定情况等进行确定,如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坍塌,泥浆比重、粘度可大些,但不宜过大,比重以1.1~1.2、粘度为18~25s为宜。钻孔结束后,监理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在进行一次清孔的同时必须不断地补充新鲜泥浆,将孔内含砂量大、性能差的泥浆置换出来;二次清孔时宜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若采用正循环清孔,要排出岩渣和泥团,须加大泥浆比重和粘度,且清孔的速度要慢。钻孔完毕后监理人员必须对终孔进行验收,根据钻杆和钻头或测绳的总长度和上部剩余长度检查终孔深度;要严格检测钻杆和钻头或测绳长度的准确性,杜绝以超深来抵消孔底淤积。


  (2)孔壁坍塌控制


  孔壁坍塌一般是因预先未料到的复杂的不良地质情况、钢护筒未按规定埋设、泥浆粘度不够、护壁效果不佳、孔口周围排水不良或下钢筋笼及升降机具时碰撞孔壁等因素造成的,易造成埋、卡钻事故,应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监理人员首先应认真审阅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地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1. 扩径和缩径控制

必须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规定埋设钢护筒,保证孔口排水良好,下设钢筋笼及升降机具要防止偏斜;再者,在特殊地层钻进应要求采用优质冲洗液护壁,同时也可采用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排渣的作法来抑制不稳定段地层的坍塌;最后,在不稳定地层中,换浆不要过早,可在下完钢筋笼后进行二次清孔时替换掉高比重泥浆后,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灌注混凝土,减少沉渣时间,以保证桩身质量。


  扩径、缩径都是由于成孔直径不规则出现扩孔或缩孔及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引起的,扩孔一般是由钻头振动过大、偏位或孔壁坍塌造成的,缩孔是由于钻头磨损过甚、焊接不及时或地层中有遇水膨胀的软土、粘土泥岩造成的。缩径会减少桩的竖向承载力,而扩径会增加成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控制。为避免扩径的出现,监理人员应检查钻机是否固定、平稳,要求减压钻进,防止钻头摆动或偏位,在成孔过程中还应要求徐徐钻进,以便形成良好的孔壁,要始终保持适当的泥浆比重和足够的孔内水位,确保孔内泥浆对孔壁有足够的压力,成孔尤其是清孔后应督促施工单位尽快灌注水下混凝土,尽可能减少孔壁在小比重泥浆中的浸泡时间;为避免缩径的出现,钻孔前监理人员应详细了解地质资料,判别有无遇水膨胀等不良地质条件的土层,如有应要求施工单位采用失水率<3~5ml/30min的优质泥浆进行护壁,经常对钻头的直径进行校正,钻头直径一般比所需成孔直径小20~25mm为宜。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钢筋工程的质量要求


1.1、钢筋加工、安装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2、钢筋工程原材的质量控制


2.1、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如为复印件,应加盖原件存放单位的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


2.2、钢筋进入现场后,监理工程师应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勒令承包单位将其清退出场。


2.3、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应要求承包单位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2.4、监理工程师对单位工程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和连接接头试件必须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次数不得少于实验总次数得30% 。


3、钢筋工程质量控制


3.1、监理工程师在巡检过程中,应要求焊工持证上岗,并进行抽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钢筋焊接。


3.2、监理工程师必须充分熟悉图纸,对有关配筋变化涉及到的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和工程洽商记录,应及时标注在相应的结构施工图上。


3.3、对钢筋焊接进行外观检验,不合格的要求返工。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钢筋焊接接头的试验报告单,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应责令承包单位进行返工处理。


3.4、在钢筋绑扎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以“监理通知单”形式通知承包单位改正。


3.5、在承包单位质检合格的基础上,对承包单位报验的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3.6、悬挑结构负弯矩钢筋应保证到位,采取措施防止踩压错位。


3.7、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8、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正确、固定可靠,孔洞周围边筋加固符合设计要求。


3.9、浇筑混凝土前,监理工程师应二次验筋,如有问题,及时通知承包单位,修整合格后浇筑混凝土。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模板工程的质量要求


1.1、模板安装与拆除工程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2、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模板


2.1、审核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


2.2、对进场模板规格、质量进行检查。


2.3、墙、柱支模前应先在基底弹线,以矫正钢筋位置,并为合模后检查位置提供准确的依据。


2.4、为防止胀模、跑模、错位,造成结构断面尺寸超差、位置偏离;漏浆造成蜂窝、麻面,模板支撑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规定。


2.5、对模板拼缝、节点位置、模板支搭及加固情况,应认真检查,防止漏浆及缩颈现象。


2.6、予埋件、予留孔洞的位置、标高、尺寸应复核;予埋件固定方法应可靠,防止位移。


2.7、模板在下列情况下要开洞:一次支模过高,浇捣困难;有大的予留洞口,洞口下难以浇筑;有暗梁或梁穿过;钢筋密集,下部不易浇筑。


2.8、合模前钢筋隐检已合格,模内已清理干净,应剔凿部位已剔凿合格;合模后核验模板位置、尺寸及钢筋位置,垫块位置与数量,符合要求才能浇筑混凝土。


2.9、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浇水润湿,但并不能存水。


2.10、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拆模控制:


(1)整体式结构承重模板,应控制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规范规定的强度时方可拆除;


(2)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其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


(3)在模板的拆除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


8-7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要求
8-7-1 基本规定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8-7-2 模板安装
8-7-2-1 主控项目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8-7-2-2 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达到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8-79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表8-79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8-80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8-80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6.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8-81的规定。
检查数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后的模板应全数检查;使用中的模板应定期检查,并根据使用情况不定期抽查。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8-81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长度 板、梁 ±5 钢尺量两角边,取其中较大值
薄腹梁、桁架 ±10
柱 0,-10
墙板 0,-5
宽度 板、墙板 0,-5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梁、薄腹梁、桁架、柱 +2,-5
高(厚)度 板 +2,-3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墙板 0,-5
梁、薄腹板、桁架、柱 +2,-5
侧向弯曲 梁、板、柱 l/1000且≤15 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
墙板、薄腹梁、桁架 l/1500且≤15
板的表面平整度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1 钢尺检查
对角线差 板 7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墙板 5
翘楚 板、墙板 l/1500 调平尺在两端量测
设计起拱 薄腹梁、桁架、梁 ±3 拉线、钢尺量跨中
注:l为构件长度(mm)。
8-7-3 模板拆除
8-7-3-1 主控项目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8-82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表8-82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2.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3.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8-7-3-2 一般项目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


1.1、水泥进场检验,应对其品种、级别、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1.2、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1.3、混凝土所用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1.4、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


1.5、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1.6、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出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1.7、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1.8、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1.9、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水泥、掺合料±2% ;粗、细骨料±3% ;水、外加剂±2% 。


1.10、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1.11、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方案执行。


1.1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浇水养护的时间,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混凝土强度达到1.2兆帕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和支架。


2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控制


2.1、审查承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特别注意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顺序、施工缝的设置。


2.2、对混凝土生产设备及施工机具进行检查。原材料必须过磅,计量装置应校核准确。


2.3、按照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标准对原材料分批进行检查,并审核承包单位报送的水泥复试报验单。


2.4、审查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送取现场的水泥、砂、石试验,应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计算试配合格的正式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2.5、监理工程师在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水电暖通专业及混凝土浇筑准备验收认可后,承包单位方可开机搅拌,浇筑混凝土。


2.6、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的拌制过程,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抽查内容有原材料计量及加水量控制应准确。


2.7、加料顺序及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随机取样制作试块。


2.8、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事先应周密考虑。


2.9、对配筋密集和予埋件较多的部位,应认真操作,振捣密实,并避免碰动钢筋及予埋件。


2.10、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作为检查混凝土拆模强度的标准。


2.11、对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检查其偏差是否超过规范要求。


2.12、当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麻面、漏筋甚至孔洞时,承包单位不得自行修整,要作好详细记录,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然后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区别对待,进行修整。对于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砖砌体工程的质量要求


1.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边角整齐、色泽均匀。


1.2、每一生产厂家的砖进场后,按烧结砖XXX万块、多孔砖XXX万块、灰砂砖及粉煤灰砖XXX万块各为一验收批(以实际情况为准),抽检数量为一组。


1.3、红砖需经试验室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4、在砌砖前一天,应将砖浇水润湿。以免在砌筑时因干砖吸收砂浆中大量的水分,使砂浆流动性降低,砌筑困难,并影响砂浆的粘结力和强度。但也要注意不能将红砖浇得过湿而使砖不能吸收砂浆中多余的水分,影响砂浆的密实性、强度和粘结力。而且还会产生堕灰和砖块滑动现象,是墙面不洁净、灰缝不平整、墙面不平直。施工中可将砖砍断,看其断面四周的吸水深度达到10—20毫米即认为合格。


1.5、红砖不得在脚手架上浇水,如砌筑时砖块干燥,操作有困难时,可用喷壶适当补充浇水。


1.6、做好配制砂浆的材料准备和砂浆的拌制。


1.7、做好塔吊、搅拌机的调试工作,准备好砌筑工具(皮数杆、托线板、靠尺、垂球)等。


1.8、墙的组砌形式,采用一顺一丁砌法。为了使墙的转角处各皮间竖缝相互错开,必须在外角处砌七分头砖。七分头的顺面方向依次砌顺砖,丁面依次砌丁砖。砖墙的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内角相交处竖缝应错开1/4砖长。并在横墙端头处加砌七分头砖。砖墙的十字接头处,应分皮相互砌通。交角处的竖缝相互错开1/4砖长。


1.9、全部砖墙应平行砌起,砖层必须水平,砖层正确位置用皮数杆控制,等楼房砌完后,必须校对一次水平,轴线和标高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其偏差值应在楼板顶面调整。


1.10、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一般为10毫米,但不小于8毫米,也不大于12毫米,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竖向灰缝宜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


1.11、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毫米,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米,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


1.12、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本工程抗震设防为6度,当临时间断处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毫米墙厚放置1¢6拉结钢筋(120毫米厚墙放置2¢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毫米,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1000毫米;末端应有900 弯钩。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茬处表面处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1.13、砖砌体每天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8米,雨天不能超过1.2米。工作段的分段位置设在伸缩缝。


1.14、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予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毫米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1.15、砖砌体工程检验批验收时,其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规定的要求,一般项目应有80%及以上的抽检处符合规定要求。或偏差值在偏差允许范围内。


2 、砖砌体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


2.1砂浆强度不稳定,通常是砂浆强度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 有时砂浆强度波动大,均匀性差,其主要原因有:材料计量不准确,砂浆搅拌不均;加料顺序颠倒;使塑化材料未散开,水泥分布不均匀。


2.2、砂浆的使用时间超过规定等。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小时和4小时内使用完毕,若施工期间最高温度超过30℃时,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小时和3小时内使用完毕。


3 、砌筑工程的安全技术


4.1、砌筑操作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畅通,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4.2、砌筑高度超过地坪1.2米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架上堆放材料不得超过荷载标准值,堆砖高度不得超过三皮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人员不得超过两人,按规定搭设安全网。


4.3、不准站在墙顶上做划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上垫高操作。


4.4、砍砖时应面向内打,注意碎砖跳出伤人。已砌好的山墙,应用临时联系杆放置在各跨山墙上,使其联系稳定,或采用其他有效的加固措施。


4.5、雨天或每天下班时,应做好防雨准备,以防雨水冲走砂浆致使砌体倒塌。


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电气工程监理予控措施


1.1、电气专业监理工程师首先应该熟悉电气安装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书,参加图纸会审并做好记录,全面了解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1.2、设计文件的组成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规范。


1.3、室内外设备的布置和线路路线,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和现场实际。


1.4、电气安装施工企业的资格审查。


1.5、采用的设备及器材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认定,审核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


2、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要点


2.1、监理工程师要坚持每道工序不验收认可,不准转入下道工序的原则。


2.2、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电气技术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应有相应的技术职称和有效合格的岗位操作证,并登记备案。


2.3、电气安装施工与其它专业施工配合及协调。


2.4、基础施工阶段,督促土建专业施工人员按土建图注明的穿过基础的管线位置予留孔洞,电气专业人员配合土建施工,予留土建图中注明的应予留孔洞及需埋入基础垫层的管线、接地装置。


2.5、结构施工阶段,督促电气专业人员与土建专业人员密切配合,对防雷设施及引下线的施工,对距地面1.8米处引出断链检查点,每三层设置一个均压带,均应提前备好予埋件,土建施工到位时及时埋入。


2.6、抹灰阶段,督促检查电气工程的箱、盒、管卡、套管是否齐全完好,不合格及时补救、修理。


2.7、箱、盒口要规矩平整,不允许留大喇叭口,应与墙面一致。


2.8、电气施工人员必须将箱、盒封堵(用纸或其他物)保护箱体,防止污染,掉进异物。


项目管理的工作要点

十大品牌排行榜

更多+

创业故事

更多+
在线
咨询
在线
留言
关注
微信
APP下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