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加盟网 |移动站 广告合作: 全国服务热线: 客服QQ: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零售资讯 > 清华大学留学桥:中国大学第一桥“北大西门石桥”的传奇身世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58创业网提示多做项目考察!

清华大学留学桥:中国大学第一桥“北大西门石桥”的传奇身世

更新时间: 2021-06-01 06:04 作者: 58创业网 点击次数: 
 川江农夫小地火锅

所属行业: 火锅

品牌源地: 江苏省

公司名称: 

1980年9月1日,我从成都坐火车到达北京站清华大学留学桥。出站后乘北大接新生的大客车,从南门进入北大,除了南门内的林荫道外,并未对燕园留下什么特别印象。

清华大学留学桥:中国大学第一桥“北大西门石桥”的传奇身世

入校后学校没有组织过针对新生的关于校园历史的知识讲座清华大学留学桥,在当年的《新生手册》中,也没有燕园历史的只言片语,甚至连“燕园”二字都没有。对比同期的清华大学《新生手册》,后者似乎更尊重历史,没有回避清华是用“美帝”退还的“庚子赔款”建校这类历史问题。

清华大学留学桥:中国大学第一桥“北大西门石桥”的传奇身世

清华大学留学桥:中国大学第一桥“北大西门石桥”的传奇身世

图片说明清华大学留学桥:以上均为笔者的收藏品

清华大学留学桥:中国大学第一桥“北大西门石桥”的传奇身世

清华大学留学桥:中国大学第一桥“北大西门石桥”的传奇身世

入学以后秋天的一个周末,我进城后乘332路公交车返校,多坐了一站,第一次从西门进入校园。

清华大学留学桥:中国大学第一桥“北大西门石桥”的传奇身世

记得那天时近傍晚,我从西门进入校园时,眼前的一幕让人终生难忘: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前面一座微微拱起的石桥,再望远处,左右两个白色华表,在夕阳余晖下,白里透金,尊贵挺拨。透过华表之间望去,办公楼气势恢弘,宫殿风格,雕梁画栋,再洒抹一层落霞余光,真是美不胜收。走到桥上,左顾右盼,北京秋天那一抹红里透黄的夕阳,洒在一泓清泉之上,金色池塘被白色石桥一分为二,古柏苍郁,垂柳依依,随风飘动。此情此景,让我有些目不叚接,甚至有些目瞪口呆!如此美景,让我有些不敢相信。这那是身在校园,简直就是置身宫殿,正游走在皇家园林之中......

清华大学留学桥:中国大学第一桥“北大西门石桥”的传奇身世

图片说明:笔者(右)1980年国庆节于西门石桥

清华大学留学桥:中国大学第一桥“北大西门石桥”的传奇身世

对于西门石桥一带胜景,民国时期燕大人及后来的北大人对此多有提及,但专门描述的不多。除了侯仁之先生那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回忆描述外,我们还发现了更早的在三十年代初,一位笔名“夷六”的燕大人,以燕大主要景物为对象,写的一组“燕大竹枝词”中,有一首标题为“水池”的诗,写到了西门石桥一带的风景,全文如下:

入门行数武,有石砌水池,雕桥高横,如皇宫泮池然。

碧苔古柏鬱青仓,

南望芙蕖一带香,

!藻千条鱼六寸,

石桥横贯小沧浪。

(《燕大周刊》1932年第4期,P6。第三句首词原文即为!)

另外,冯友兰先生之女、在燕园居住近六十年的散文家宗璞先生,在《燕园桥寻》一文中,对西门石桥的景色,有这样的描述:“忽然看见了那桥,那白色的桥。桥不很大,却也不是小桥,大概类似中篇小说吧。栏杆象许许多多中国桥一样,随着桥身慢慢升起,若把个个柱头连接起来,就成为好看的弧线。那天水面格外清澈,桥下三个半圆的洞,和水中倒影合成了三轮满月。我的眼睛再装不下别的景致了”。

宗璞先生几乎写尽了燕园美景,却对西门石桥的景致情有独钟,甚至超过了对“湖光塔影”的赞美。也许在宗璞先生看来,与其说喜欢未名湖这个宽阔豪放的“海洋”,不如说更偏爱西门石桥水池那精巧玲珑的“小沧浪”。

图片来源:《燕园建筑》P14,北京大学岀版社,2013年第1版

然而,对这座著名的燕园第一桥、即现在所称“校友桥”的身世,目前的说法尚存争议。它是目前普遍认为的燕大校友捐建的吗?它是何时建成的?它的名称是怎么来的?笔者对上述问题作了一些探究,发现不少结论与目前的一些说法相佐。下面,我们分几个小专题,对其详述。

一、“校友桥”是燕大校友捐建的吗?

国内相关研究著述中,认为“校友桥”是燕大校友捐建的,最早见于《风物:燕园景观及人文底蕴》一书中,由翟淑华执笔的“西校门”一节的记述:“西校门内一座精心雕镂的石桥,名校友桥,也由校友捐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P5)。而《藏山蕴海——北大建筑与园林》一书中,由葛峰执笔的“时光雕刻的石桥”一节,对校友桥是这样写的:“此桥由燕大校友于1926年捐建,名称因此而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再版,P163)。以后出版的一些相关著述,多采用这一说法。

“校友桥”真是燕大校友捐建的吗?

从我们查寻的燕大当年的报刊记录,再结合其它相关出版著述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校友桥”应该不是燕大校友1926年捐建的,主要依据如下:

其一,1930年,燕大总务主任全绍文报告燕大捐建项目中,没有西门石桥。

《燕京大学校刊》第2卷第30期载:1930年1月10日,总务主任全绍文介绍本校建筑财政来源,列举了校友捐赠的所有建筑项目,包括校友门、日晷、物理楼后之大理石桌椅、校门外之挂灯、图书馆内站钟、未名湖旁之小碑等。这里,连价值才一百多元的校门外之挂灯都列出了,却没有西门石桥一项。而1930年,西门石桥早已建成,总务主任代表校方做的报告中,校友捐赠项目没有西门石桥,这至少说明,校友桥1926年由燕大校友捐建之说,与燕大校方的正式报告是有重大出入的。

其二,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官网中,明确说西门石桥是“被燕京大学买下”。

笔者从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官网上,查到一幅西门石桥的珍贵老照片,见下图:

其图片英文说明如下:“这座老桥曾是一座著名的古迹,如今已残破不堪,被燕京大学买下,恢复了原貌,从校友门跨过一个金鱼池”。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是海外收藏燕京大学原始档案最丰富的文献机构,其图片及文字说明应该具有真实性。在这段文字说明中,西门石桥的出资方非常明确,即“燕京大学买下”,只字未提校友捐赠,甚至没有出现“校友桥”一词。

其三,艾德敷先生在其所著的《燕京大学》一书中,在列举捐建的燕大建筑项目中,没有西门石桥。

艾德敷先生曾经担任过燕大校董事会成员,据说早期还担任过校务委员会执行干事。他在《燕京大学》一书中,对中国人(包括校友)捐建的燕大建筑项目是这样记述的:“中国朋友已经对某些项目进行了财政支持,包括学校院墙、湖边的一座男生宿舍以及引人注目的校友门”(P188,珠海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显然,这里也没有西门石桥的“身影”。

其四,对燕园建设历史作了系统深入研究的唐克扬教授,依据耶鲁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燕京大学原始档案,所作的相关研究结论是:西门石桥是燕大校方从圆明园购得。

唐克扬教授在所著的《从废园到燕园》一书中,对西门石桥的来历有两条记述。第一条:“翟伯(笔者注:当时的燕大基建处负责人)找到了清朝宗室委员会中的高层人士,他拿到了三座石桥,其中有一座‘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英尺宽,50英尺长’,还有两尊很大的石柜,一块刻着精美的龙雕的丹陛和鬈毛石狮子,四根华表各重20吨。虽然这些东西本身近乎白给,运送它们却花了近五千元”(P130,三联书店出版,2009年8月第一版)第二条:“办公楼前的石桥可是翟伯从圆明园的基地里花了巨大风险零碎运来,又在现场用混凝土拚装在一起的!”(P163)。这两条记述清楚表明,西门石桥是燕大用很低成本购自圆明园且在校园内拚装后恢复原貌,这也与上述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那幅照片文字说明的描述相吻合。

《从废园到燕园》书影

其五,1926年前后的燕大报刊,也未见有校友捐建西门石桥的报道。

我们逐期查阅了1925~1928年当时燕大的主要刊物《燕大周刊》专门报道学校新闻、动态的“校闻”栏目,未找到校友捐建西门石桥的蛛丝马迹;为了扩大搜索范围,我们甚至在“全国报刊索引”系统中,对燕大1924~1949年发行的重要报刊逐一进行了“校友桥”关键词的“刊内检索”,这些报刊包括《燕大周刊》、《燕大月刊》、《燕大月刊副镌》、《燕京大学校刊》、《燕京新闻》、《燕大双周刊》、《燕大年刊》、《燕大友声》、《燕大校友通讯》、《燕京学报》,除了1948年出现了两条有“校友桥”名称的报道外,其它时候均无“校友桥”这个词汇岀现,校友捐建西门石桥的信息更是一无所获。

燕大年刊1939年,此为笔者的收藏品

其六,燕大学生、校友1926年前后,正处于为完成“校友门”的捐资目标全力以赴、但又力不从心的状态,此时再去为西门石桥捐款,于情于理说不通。

1925年初,燕大学生在全校发起了捐建校友门的活动,捐款目标五千元。虽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28年底,总计收到捐款才“三千四十九元四毛又廿四枚”(《燕大月刊》,1928年11月,第三卷第一第二期),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在1926年前后再去发起一个捐建西门石桥的活动,无论捐款多少,于“情”说不通;西门石桥的购买费“近乎白给”,它恢复重建的主要费用是运输费、水泥费及人工拚装等,费用也不多,于“理”似乎也没必要。

其七,现已出版的研究燕园历史的许多重要著作的相关部分,都没有校友捐建西门石桥的记述。

这些著作包括苏勇、樊竞的《燕园史话》、艾德敷的《燕京大学》、唐克扬的《从废园到燕园》、《燕京大学史稿》的历年“大事记”、台湾出版的《学府纪闻·私立燕京大学》中,记述燕园历史、校园景物及学生生活的相关部分等,都未提及有校友捐建西门石桥一事。

《学府纪闻·私立燕京大学》书影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西门石桥早于1926年,已由燕大校方出资购买,之后拚装而成。上述多条证据不支持西门石桥是燕大校友1926年捐建这个说法。

(待续)

大家都在看

十大品牌排行榜

更多+

创业故事

更多+
在线
咨询
在线
留言
关注
微信
APP下载
返回
顶部